循環流化床鍋爐焦炭顆粒的燃燒能夠有效的增加鍋爐運行。
煤粒在流化床內的熱解過程主要是揮發分析出主要有兩個穩定階段,即低溫的快速析出階段及高溫的緩慢析出階段。第一個穩定析出階段在300~ 600℃范圍;第二個穩定析出階段在700~1000℃范圍內。揮發分高速析出階段的持續時間為5~10s,因煤種不同而異,粒徑越大持續時間越長,不過大部分揮發都是在此階段析出。而高溫的緩慢析出階段,主要以H2的析出為主,持續時間比較長,較長者可達到數分鐘之久。煤粒在流化床中燃燒時,揮發分析出的后期,焦炭燃燒和揮發分的析出重疊發生。
這樣得會發過程燃料在爐內優勢怎樣快速完成燃燒的呢?其主要方式則為充足的送風量;爐內擁有較高的床溫;流化均勻且二次風穿透力較強;具有足夠的爐膛高度;入爐煤顆粒均勻且徑分布較適合;分離器分離效率高。而這種情況在焦炭顆粒在燃燒情況下卻有些不同。
焦炭顆粒的燃盡取決于顆粒在爐膛內的停留時間、燃燒過程溫度、各區域氧量分布、初始進風條件、顆粒物理特征和燃料特性(燃燒反應速率)。焦炭顆粒在爐膛內部的停留時間越長、燃燒反應速率越高、爐溫和氧量越高、顆粒尺寸適中、初始風溫越高,焦炭顆粒就越容易燃盡。
但是如果想要更加快速的是焦炭顆粒完成燃燒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呢?焦炭顆粒的燃燒反應速率由顆粒本身的化學反應活性所決定,活性越高,反應越快;或者是提高爐膛溫度,可以增加燃料活性,提高反應速率;減小顆粒粒徑,可增大焦炭顆粒的燃料反應比表面積,提高燃燒反應效率;提高循環倍率,增加顆粒的反復燃燒次數,可間接增加反應時間。也可提高爐膛高度,從而增加內循環效率并直接增加顆粒在爐膛內的停留時間。以及改善爐內配風方式,可以促進顆粒橫向水平流化湍動,實現分級送風,增加氧氣穿透作用,消除貧氧區,優化爐內空氣動力場,提高顆粒燃燒效率。